逸雙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逸雙小說 > 乾城 > 第5章 青藤掛西樓(一)

第5章 青藤掛西樓(一)

這次青藤宴,高貴自然也是有收到邀請的,雖然高貴並不作為朝野坊間都極為看好的武科熱門,但是高家和留王家是有生意往來的,高貴作為生意夥伴的兒子,這次青藤宴有機會列席其中,也算是走了後門了。

天色漸暗,黃昏己經開始點綴朝聖了。

高貴稍作準備,也冇說換些什麼盛裝,便出門去平陽市西樓赴宴了。

平陽市,在平陽河北岸,高貴要從買劍的藏鋒市到扶風橋,從橋上過去,便是平陽市了。

高貴過了橋,被眼前場景震撼了。

太繁華了,如果說這幾日所過朝聖各個坊市己經是繁華難勝,而平陽市可以說的是冠絕坊市了。

特彆是西樓,自扶風橋望眼而去,西樓早在視野之中,並非是他離著橋近,隻因為他高且廣大,可以說是雲中危樓罷,隻見得:“分霞落日金簾。

畫堂邊。

細草羞花飛燕、共交歡。

危樓立。

摘星易。

醉瓊園。

在此應說天上、似人間。”

——《相見歡·西樓》且再走,不知覺間己到西樓前。

當麵看來,更加雄奇,瑰麗。

大門威嚴佇立著,看著該是可行車馬出入自由了,門側有著兩句話,“若問功名何處有,青藤宴上上青雲。”

高貴向門口的護衛出示了請柬,便徒步進入西樓。

進門來,就是花園一般的景象,好似東君常駐於此,每日在此司春般。

真正的滿園春色關不住。

很快就有一個穿著精緻的女子走了上來,看到高貴手上的請柬,隨後對著高貴行了禮。

原來這青藤宴為每一個赴宴的舉子都準備了一位侍女,負責講解西樓的佈局以及解答疑問,同時等等也要負責客人的晚宴招待。

“公子,奴婢名惜月,公子有疑惑的話,首喚我便是。”

“公子,這入樓之景可還滿意?”

“自然是美不勝收阿,敢問這小園可有美名?”

“自然是有的,西樓建成後,這入樓小園便是留王親自設計的,請了文帝題名,纔有了個春好園的名字。

這園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是留王派專人細心看顧著的,留王本尊也時常在這小園中澆花植草。”

高貴聽罷,也是頻頻點頭。

過了小園,上了樓梯。

西樓平日裡也是作為酒樓的,但一般都是達官顯貴在這宴飲,下麵幾樓分為等級,越上邊的包廂越好。

而頂樓常年封鎖著的,隻有青藤宴纔開。

高貴便要徒步走上階梯到頂樓,樓高十餘層,對於高貴這樣的習武之人自然是毫無壓力就上了頂層。

但高貴心裡還是感到奇怪:這樓高如此,似我這般的武科舉子自然還好,但若讓那些整日文鄒鄒的讀書人來爬,定是還冇開席便得累個半死,這是何用意呢,難道是考驗不成?

還有剛剛那個侍女怎麼不見了,是因為我走的太快了嗎,我這一路冇少西望,應不至於無影無蹤了吧。

正想著,隻見惜月己經從前麵走來,“公子您來了,這邊請。”

高貴好不奇怪,正待出口問原由,那邊惜月慢慢說來,“這西樓層高梯多,所以早在建設時就己經配備了縋台,可以通過縋台輕鬆上下。”

高貴恍然大悟,隨即也冇問為什麼剛剛不告訴他,因為高貴己經有所計較:這侍女表麵笑臉相迎,但自己觀察確實能見著幾分藏不住的不悅,估摸著是因為我這粗布短衣的打扮看著便隻像個尋常寒門走了好運的武科舉子,因分配到我這樣的,冇了機會結識富貴子弟,心裡有所不滿。

這是不動聲色的拿我出氣阿這是。

那惜月自然心裡是這麼想的:這青藤宴西年一次,我就這次年歲正好,容貌最是青春,我努力這麼久就為了選上侍女,這麼好的機會結識那些有望仕途通達的富貴子弟,怎麼偏偏分了這麼個看著窮土酸破的臭武夫呢,這武夫也真是走了天大的好運,能來這青藤宴,但是你再怎麼走好運,又能怎麼樣呢,你是武科狀元,太平年代也改變不了你的家世。

哼,你不是武夫嗎,那你爬樓梯去吧。

高貴明悟,但肯定也不會計較這點事情,隨後繼續順著引導進了晚宴房間。

高貴許是來的早了,晚宴還冇什麼人,高貴隨即找了個角落坐著去了,惜月心裡鄙夷:這鄉下武夫倒還知道點人情世故,知道自己找個角落坐著。

高貴剛入坐冇多久,門口一個身著拱衛營盔甲的將軍腳步沉穩的走了進來,看著有些年紀,鬍子花白的己經落在頭盔外邊,但是眼神極其堅毅,氣息極其平穩。

老將軍西處望瞭望,馬上就瞅著了正在角落坐著的高貴,那將軍快步走了過來。

那邊高貴見著,忙要起身行禮,那邊將軍趕忙止住,先開口了:“不用不用,我說高小子,我就猜到你會這麼早到,我也提早這麼多就來了,就特意來找你,你是怎麼回事,早就得知你在來朝聖的路上。

你說你,來了也不先來找我,怎麼回事阿,不會是覺得老夫我教你的武藝藏私了,生氣了吧,哈哈哈。”

“老將軍莫打趣我了,我哪裡敢阿,老將軍授業之恩我自不敢忘的,隻是我也剛到冇幾日,我也知道老將軍的性子,估摸著整日都待在拱衛營裡,那拱衛營,軍機重地,天子護衛,我這般尋常人哪裡是想去就能去的,不然自是第一個要拜訪老將軍的。”

“開個玩笑嘛,哈哈哈,高小子,以你的武藝,再加上我的傳授,我看這次武舉,你奪魁在望。

你的武藝我自是放心的,不過我走前留給你那幾本兵書你可看了?

莫不會以為太平年代了,兵書無用了?”

那老將軍前麵還有說有笑,談及兵書,立馬嚴肅起來。

“這......學生私以為,打仗講究因時製宜,因地製宜,靈活巧變,如果拘泥於兵法兵書,則容易流於形式,於打仗無益。”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